民族植物學


民族植物學定義

民族植物學(Ethnobotany)一詞,大約源於19世紀末,由賓州大學植物學家 J. M. Harshberger (1896)提出,他透過研究原住民對於植物的使用情形,包含:服飾、食物及住房材料等,並皆是植物分布及傳播的過程,他將自己的研究稱為 「民族植物學」,時至今日,民族植物學包含了植物學與人類學這兩項核心,而藥理學、民俗學、生物學等則是在研究此門科學所涉及到的領域,因此民族植物學為一種綜合性的學問。



民族植物討論室

目前在臺灣有在祭祀的神社,大約剩三個左右,高士神社、鹿野神社和桃園神社。桃園神社是目前臺灣神社中社格最高,主殿為忠烈祠(原祀開拓三神、明治天王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),後來至日本奉請天照大神、豐受大神及大國主神。在手水舍準備要潔淨時,桃園神社的志工熱心地教導我們洗手的步驟,而後帶我們參拜三位神明,並且告訴我們關於日圓五元的秘辛,在硬幣中藏著日本人在意的三項事物,分別是農業、工業及水產業。

在一般的部落中,其實很容易發現許多植物的蹤跡,同時也很容易疏忽,在各民族中,植物的使用也非常重要, 而今天將要帶大家認識吉貝耍部落所使用的民族植物。在開始之前,我們先來了解Kabua-sua是什麼意思? Kabua-sua在西拉雅語中是指木棉花的意思,透過部落名,我們可以得知在吉貝耍部落中也有木棉花的種植,而當地居民也有獨特的吸木棉花水習俗。

© 2025 版權所有
歡迎引用,需備註原文網址即可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